附 录
一、按语汇集
慧净法师
⒈ 讨论佛法 天神拥卫 若念佛者 诸佛护持
念念在道 善神恭敬 散心杂话 恶鬼吐痰
吾人终日 常被鬼唾 何不一向 专称佛名
古德学佛 唯为生死 今人学佛 只作高谈
群居终日 言不及义 好行小慧 孔子所叹
(一之一)
⒉ 弥陀愿言 十方众生 称我名号 必生我国
言众生者 上自天人 下至地狱 鬼畜虫蚁
以此观之 此八八儿 必生极乐 证大涅槃
人而不知 知而不念 劣于畜生 可痛惜哉
(一之二)
⒊ 不知信心 亦无愿心 唯嗜肉味 常称佛名
以称名故 皆得往生 此是弥陀 本愿功能
弥陀誓言 称我名号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弥陀今现 在世成佛 众生称念 必得往生
(一之三)
⒋ 曾为高僧 及戒行僧 转世便迷 再度造业
若其末路 能修净土 一世解脱 不贻后悔
生死路险 轮回可怕 六道未出 难免堕落
我等行人 借镜支某 誓生极乐 不蹈覆辙
(一之四)
⒌ 出家为尼 已是难得 苦行卅年 更属不易
唯仗自力 无他力持 烦惑未伏 再度沉迷
余门学道 蚁子登山 念佛往生 风帆顺水
不生极乐 尚在娑婆 一旦生西 永断轮回
(一之五)
⒍ 念佛婆子 宗乘教理 一无所知 唯佛是念
命终之后 瑞应神奇 确证往生 无可怀疑
生前慧解 不及僧尼 身后果证 僧尼不及
自力难脱 念佛易生 不可自负 误了前程
(一之六)
⒎ 大集经言:若人但念阿弥陀 是名无上深妙禅
古德云:一句弥陀无别念 不劳弹指到西方
又云:随缘开妙法 教众得真情
圣道多辛苦 西方一路平
(一之七)
⒏ 圣道门者:极智慧,证涅槃;
净土门者:还愚痴,生极乐。
圣道门者:自力也,难行也,万中无一;
净土门者:他力也,易行也,百即百生。
圣道门者:纵令圣人根性,尚须三祇百劫,方证极果;
净土门者:即此崔婆痴头,唯凭一句六字,往生成佛。
(一之八)
⒐ 别无他能 只是念佛 一槌一佛 念佛不辍
留偈立化 面不改容 异香芬郁 天乐鸣空
念佛作务 两不相妨 士农工商 皆可模仿
但愿如是 依样行持 寻奇觅巧 将成虚度
(一之九)
⒑ 愚痴无智 朴实无伪 心口忆念 生佛宛然
日夜时处 念念不舍 终日娑婆 终日极乐
虽在六道 已出三界 一生净土 永绝轮回
念佛一法 方便直捷 善恶贤愚 毫不简别
(一之十)
⒒ 念佛一法 行住坐卧 时处诸缘 悉皆不妨
信口念佛 身是道场 任声称名 与佛同在
随闲随忙 不忘念佛 念兹在兹 动静一如
念佛愈熟 处事愈明 念佛心净 净则慧生
(一之十一)
⒓. 蠕动之类 至极无知 亦能念佛 脱离三途
可知念佛 殊胜简易 若不念佛 求脱无期
念佛一声 得生人中 若愿净土 亦必往生
弥陀誓言 恶道众生 皆生我刹 悉使成佛
(一之十二)
13. 若人问曰 何等众生 能得成佛
断然答曰 念佛众生 能得成佛
念佛成佛 弥陀本愿 释尊所弘 诸佛所赞
(一之十四)
14. 弥陀救度 随时存在 随地存在 毫无条件
何人皆是 被救之人 何时皆是 被救之时
弥陀功德 回施众生 令诸众生 福慧具足
欲生我国 乃至十念 若不生者 不取正觉
是故众生 不论何人 愿生彼国 即得往生
(一之十五)
15. 一句弥陀 不论缁素 不论善恶 不论信疑
只要称念 不知不求 便有如此 光景现前
不论何人 常念佛者 顶现圆光 身现佛相
凡夫肉眼 虽不能见 法尔自然 有此道理
(二之二)
16. 因宿善故 遇缘皈依 因宿冤故 爆炸伤身
若皈依后 依教念佛 预解宿冤 可免此难
念佛能得 现当二益 现世安稳 往生成佛
祸福无门 唯人自召 善恶之报 如影随形
(二之八)
⒘ 群魔乱舞 如野犬吠 念佛音声 如狮子吼
狮子一出 百兽潜踪 佛声一出 群魔遁迹
烦恼之身 无常之世 应依弥陀 安身立命
身心性命 信托弥陀 任何时地 忆佛念佛
(二之九)
18. 肉体是客 心是主人 肉体虽死 此心不死
临终之时 随其心念 应其方所 投生其处
若其心念 忆佛念佛 当下与佛 磁光相融
光相融故 被佛摄取 一念之间 生于净土
(二之十一)
19. 万法由心 随感而应 忆佛念佛 佛随心现
念佛之人 机法一体 与佛同在 出入相随
(二之十二)
⒛. 弥陀光明 最尊第一 诸佛光明 所不能及
佛光所在 能除戾气 解冤释结 转恶成善
若在三途 见此光明 无复苦恼 皆蒙解脱
鬼神之处 不祥之地 应置佛名 以度幽灵
(二之十三)
21. 王铁珊者 位居将领 一声令下 万灵丧命
只有造业 不信佛法 不知教理 亦未皈依
病重身危 群鬼现前 三日不眠 命在旦夕
参禅悟道 打斋拜忏 斯等修行 缓不济急
只有念佛 不可思议 一念弥陀 群鬼远离
再念弥陀 当夜安息 念念弥陀 重病痊愈
不问善恶 不问信疑 圆顿简易 无法能比
(三之二)
22. 一灯入室 长暗顿明 一佛当令 群魔退听
一向专称 弥陀佛名 既能解冤 又得往生
琥珀取尘 磁石吸铁 我等恶业 如尘如铁
弥陀佛名 如珀如磁 应作此想 常称佛名
(三之三)
23. 闻佛名号 虽无信心 亦不称念 也成道种
以由知故 遇境逢缘 便能提起 当下免难
犹如陈企 因念佛故 冤鬼不现 遂起信心
毕世念佛 临终往生 归述前因 亲现妙相
倘未预闻 不知念佛 被鬼夺命 永劫沉沦
(三之四)
24. 念佛之人 佛光摄取 念佛之地 龙天护持
大命将终 宿冤显现 自己他人 应当念佛
鬼闻念佛 解冤释结 业消慧朗 超生善趣
一句佛号 度人度己 缁素贤愚 无不堪宜
(三之五)
25. 因杀生故 阻碍前程 因念佛故 化解杀冤
人生一世 不如意事 十常八九 皆由业故
阿弥陀佛 万德洪名 一称佛名 万德齐圆
是故念佛 最能消业 业消慧朗 障尽福崇
(三之六)
26. 念佛一声 光来暗去 鬼离人安 灵验神速
六字名号 亦是光明 是故名曰 光明名号
故念佛人 在佛光中 业消智朗 障尽福崇
机法一体 生佛不离 现世安稳 命终生西
(三之十一)
27. 冰生于水 而寒于水 青出于蓝 更胜于蓝
同学净土 若知本愿 既超他人 亦能利生
弥陀本愿 救度有情 人天鬼畜 平等往生
但闻本愿 生起因缘 一念信受 实时被救
(三之十四)
28. 儿女虽多 父母之心 特怜病子 时加抚慰
众生虽多 弥陀之悲 常怀苦机 必欲救度
念佛之人 身在红尘 其心魂魄 常在名号
弥陀与我 常相左右 一人念佛 视同二人
(四之十二)
29. “莲雾、芋圆、豆腐”的台语与“南无阿弥陀佛”的台语谐音,菲佣乃外国人,中文念不准,亦不知南无阿弥陀佛六字之义,误以为蔬菜水果,念之能保平安,因而不论行住坐卧,时处诸缘,念念不舍。菲佣音虽不准,亦误解其义,然弥陀慈悲,仍满其愿,且感应奇特,致使闻者启信,信者称念。
口虽未言 佛已先知 音虽不合 佛解其意
愿子免难 子即免难 愿生彼国 亦必往生
佛智如何 虽未明信 一向称名 暗合道妙
欲学净土 宜还愚痴 称名念佛 无义为义
(六之一)
30. 发出离心,即冥府除名;
发愿生心,岂不净土挂号乎!
此是自力,何况他力。
(七之七)
31. 以己功德,回向西方,此自力也;
弥陀功德,回施众生,此他力也。
自力尚得往生,何况他力。
(七之八)
32. 南无阿弥陀佛者,如《庄严经》言:“彼佛如来,来无所来,去无所去,无生无灭,非过现未来;但以酬愿度生,现在西方。”
此即为救度六道众生,故垂名现形,以度有缘。下面几则,亦复如是。
(八之一)
33. 何以如此 欢喜地死 难道死亡 不可怕吗
信佛救度 安心满足 面对临终 兴奋雀跃
舍苦恼身 证涅槃乐 正在此时 即将呈现
一生净土 永不轮回 光寿无量 神通自在
(十之三)
34. 弥陀救度 已是现成 主动平等 绝无条件
不论何人 当下信受 当下获救 活着往生
吃荤吃素 毫无限制 然而佛子 学佛悲心
戒杀护生 敦伦尽分 自行化他 佛心欢喜
(十之六)
35. 癌症末期,其苦难忍,直肠、胃、肝,难忍尤甚。然若系心,忆佛念佛,佛力加持,能转业力(身在业在,往生业无),使心神安定,病痛减轻。
又,若能深信,弥陀救度,则身苦心安;知道弥陀,未曾舍离,常在我旁,慈视着我、照顾着我、等待着我。一旦娑婆缘尽,净土缘成,则圣境冥现,抚慰我心,令我安然,自在往生。如《小经》所言:“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慈悲加佑,令心不乱。”若不知弥陀救度,则茫无所靠,其悲苦不安,无法言喻。既往生已,肉体软硬,不用拘泥;然而若能在旁,多予念佛,能使遗体,转硬成软。多有生前未曾信佛念佛,死后眼口双开,面目恐怖,身体坚硬;一经莲友助念,眼口双合,貌转安详,身体柔软。可知,六字名号,活灵活现,但有助念,亡者无不蒙佛加被,故不可妄言助念无功。又,游先寿、黄虾贵都是老年才信佛本愿,念佛不多,其从小到老之杀生食肉等之业报显现(业以杀生食肉为重),此临终之苦,尚因佛力故,重报轻受。既知念佛能使硬体变软,则念佛亦能使病苦转轻。故既信佛本愿,应多念佛;并应学佛大悲,素食护生,不可恣意食肉。
(十之七)
36. 婴儿吸乳 虽不识味 身自生长
病人服药 不识药性 任运得愈
知或不知 念佛往生 亦复如是
(十一之一)
37. 张钟馗,贩鸡恶人,异香满室;
张善和,杀牛屠士,祥云绕家。
转地狱火,乘宝莲台,瑞应昭灼;
皆凭最后善知识之开示助念也。
(十一之三)
38. 无边苦海 回头是岸 千年暗室 一灯能明
既知弥陀 怜悯恶人 救度苦机 得救有望
当生感恩 痛自悔责 学佛大悲 自行化他
若无正信 心怀侥幸 安心造恶 将更沉沦
恶人应当 以此为药 不可误解 反成病根
在娑婆时 虽谓带业 若生西方 无业可带
(十一之四)
39. 人虽昏迷或断气多时多日,除非重业立即投生,否则神识灵敏,反胜平时,四周动静,一清二楚。佛智师昏迷时,正面临升沉交关之际,心中黑暗,前途茫茫,处在极度惶恐不安中。当旁边有人念佛,即见光明出现;自己闻到佛号声,身心亦散发出光明(不论何人、不论信疑、不论净秽,只要念佛,身心就有光明;若当下命终,蒙弥陀光明摄取之救度的机率极大)。心情便逐渐安稳下来。又听闻到从未听过的“圣净分判”之开示,得知通途八万四千法门是圣道门自力难行道,而弥陀本愿无条件的悲救是净土门他力易行道,当下领受,当下获救,必定往生。因而从心中涌出一股领受救度而想念佛的情怀,随即冲出一句“啊”!此后其心处在念佛状态的安稳之中,直到断气往生。而在往生前早已见过佛,这是很自然而平常的心路历程。故为人宣说本愿救度之义,让其三毒、杂念之心安住在不论行住坐卧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之中,是净宗的目的,也是易行的极致。
(十一之十四)
40. 廖居士由于亲眼目睹此次瑞相之奇特,知弥陀救度之神奇,慧光一亮,豁然深悟,为了自行化他,并获得家属赞叹护持,乃现出家身,法名“净慈”,字“信悲”。
(十一之十七)
41. 阿弥陀佛 无时不在 无处不在 无所不知
阿弥陀佛 常在我旁 调摄着我 等待着我
若我回心 忆佛念佛 弥陀与我 感应道交
现世护念 临终接引 眼前事实 岂能不信
(十一之十九)
42. 不论知不知、信不信、学佛未学佛,只要念佛,其身便有光明,便能解冤结、消业障、增福慧。此乃自然之事,就像点火必烧,吃饭必饱。又,凡愿生极乐者,皆得往生。我们即使未想往生,弥陀也非要我们往生不可;故众生愿生之心与弥陀摄生之心,两者是自然感应道交的。愿生者必生。念佛者必生。如此知,如此行,不求信心决定,决定之信,自在其中。昙鸾祖师云:“经言:若人但闻彼国土清净安乐,克念愿生,亦得往生,即入正定聚。”又云:“信佛因缘,皆得往生。”又云:“愿往生者,皆得往生。”善导大师云:“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又云:“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十一之二十)
43. 现世祖灵 过去冤亲 或有跟随 在我身边
亲而苦者 望我荐拔 若是冤魂 伺机报复
我若念佛 或往听经 此之冤亲 正好得度
闻佛本愿 救度之义 能解冤结 能荐冤亲
(十二之四)
44. 临终苦逼 冤魂现前 何法能救 唯靠佛缘
但教称名 佛光照护 身心安稳 自他皆度
若不念佛 必堕地狱 辗转三途 求出何期
念佛功德 不可思议 皆是弥陀 大悲愿力
(十二之七)
45. 不论善恶 不论诸缘 一称佛名 佛即现前
凡夫肉眼 虽不能见 鬼有五通 自能明辨
救度苦机 是佛本愿 主动平等 绝无条件
愿生者生 称念者生 有此信心 一念即生
(十二之八)
——摘自《念佛感应录》(一)